首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八)(含答案)-教习网|试卷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八)(含答案)-教习网|试卷下载

  • 发表时间:2023-04-24 23:19:36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八)(含答案)

试卷
温馨提示: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八)(含答案)02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八)(含答案)04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八)(含答案)05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加入资料篮
资料简介 展开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

1.【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公子扶苏。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宜多应吴广以为然。

【乙】七月,戌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王,居陈,遣诸将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应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以击之。二世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

[注]谒:掌管进见的近待。戏:古地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陈胜吴广皆当行            为天下             

遣诸将              以击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数谏故反者闻二世       B.宜多应后使

C.当立者公子扶苏二世大赦天下       D.百姓多闻贤皆杀守尉令丞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译文:                                   

宜多应者,【乙】文中能够验证这一语言的句子

是:                                      

(5)【乙】文中秦二世时而,时而,时而大惊,这些神态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2.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 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 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汝之不          惠:                   

 其诚          感:                

 明年             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惧不已也/真无马邪     

B.山不加增/水落石出者    

C.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吾欲南诲/辍耕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心志                 

(2)入无法家拂士              

(3)仆闻                      

(4)官大者,主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不知木兰女郎 

B.舜发于畎亩          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4.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6)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未能远谋。(            (2)小信未,神弗福也。(     

(3)之属也。(               (4)尊使能。 (          

(5)是吾德而教不善也。(         (6)期年而有扈氏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薛奎传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奏除之。

(选自《宋史》)

[注释] ①涴(wò):玷污。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隰州军事推官             

B.盗杀/寺奴取财去             

C.后/果得杀人者             

D.会/久雨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适(      )

(2)尝(      )

(3)悉(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2)之翰怒,欲劾奏之。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薛奎的认识。

 

 

6.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 

《史记·张良列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奉命/于危难之间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张良考虑问题全面,当门客郦食其为汉王设计削弱楚国的势力 ,汉王准备采纳时,被张良及时制止了。

B.张良因为汉王不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这是张良反对这个计策的其中一个原因。

C.张良因为汉王不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而迁怒于门客郦食其。

D.汉王在张良的劝说下最终放弃了门客郦食其的计策,体现了汉王善于纳谏的优秀品质。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臣请藉前为大王筹之

以郦生语告

箕子之拘

其故旧坟墓

(4)翻译下列句子。

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陛下焉得而臣之?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钟离意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掾:属官;属员。 班:分。

1.下列句中的帝怪而问其故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悉以委地不拜赐             B.佣者笑应曰

C.黑质白章              D.然得腊之以为饵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钟离意为督邮时,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

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上奏赞扬了此事。

C.钟离意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意亦具以  闻:            良吏也  诚:      

瑕丘令  除:              广敛母   讫:     

4.翻译下列句子。

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译文:                                

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译文: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尝谓诗有拙,而无今古。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者,不徒汉、晋、唐、宋也。今人诗有极工极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至于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今之莺花,岂古之莺花乎?然而不得谓今无莺花也;今之丝竹,岂古之丝竹乎?然而不得谓今无丝竹也。天籁一日不断,人籁一日不绝。孟子曰:今之乐,犹古之乐。乐即诗也。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变也,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1】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

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再变,至皮、陆【2】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3】。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子【4】。何也?当变而变,其相传者心也;当变而不变,其拘守者迹也。鹦鹉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夫非以迹乎哉!

(取材于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

(二)

乃近代论诗者,则曰:三百篇尚矣;五言必建安、黄初;馀诸体,必唐之初、盛而后可。非是者,必斥焉。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盖自有天地以来,古今世运气数,递变迁以相禅。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

(取材于叶燮《原诗》)

 注释:【1】先生:指沈德潜,与袁枚同时的诗人、学者,即题目中的沈大宗伯。【2】皮、陆:指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3】燕哙:战国时燕国国君。他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自己为臣,结果国家大乱。【4】明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代表的后七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诗有   工:精巧

B.至于性情遭际   遭际:相逢

C.与宋人无与   无与:无关

D.孰为流弊而衰   流弊:相沿下来的弊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籁一日不绝  其负大舟也无力

B.非有心变也    青取之

C.馀诸体        孰能讥之乎

D.互循环         我呼入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格律莫备于古

但是诗歌格律没有比古代更齐备的了

B.则虽造物有所不能

那么即使是创造万物的上天也没有办法

C.有不期其然而然者

有原本没有想到这样而变成这样的

D.兼综而条贯之

概括综合使之条理通达

(4)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古 云 天 道 十 年 而 一 变 此 理 也 亦 势 也 无 事 无 物 不 然 宁 独 诗 之 一 道 胶 固 而 不 变 乎 ?

(5)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一个恰当的属于或成语,用来评价材料(一)中沈德潜和明七子的诗歌主张。

                      

                        

(6)叶燮和袁枚分别是清代前、中期杰出的诗论家和诗人,面对当时尊唐抑宋”“诗必汉唐的论调,二人提出了相似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结合文章内容解说。

 

 

 

 

 

 

 

 

9.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柳宗元传》)

【注释】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质:抵押。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疑质理                

白玉之环             

禹锡终连州            

时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柳州授禹锡        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B.出私钱赎之          见渔人,大惊(《桃花源记》)

C.弗                无丝竹乱耳(《陋室铭》)

D.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尝趋百里外 / 从乡之先达 / 执经叩问

B.不知口体 / 之奉不若 / 人也

C.同舍生 / 皆被绮绣

D.腰/白玉之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5)甲文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谈了为学之道,乙文从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谈了柳宗元的为人之道,试用自己的话分别简单概括。

 

 

 

 

10.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故患有所不也     辟:            

(2)是故所欲有甚生者     于:            

(3)尔而与之             蹴:            

(4)是亦不可以         已:            

2.翻译段中画线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请按照其论证思路将下表补充完整。

舍鱼而                            

取熊掌舍生而                           

取义A: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                       

乞人不受嗟来之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举例论证、

C:                    

D:                 

 

 


参考答案

1.1.编次;,带头,倡导;攻占(土地);兵器

2.B;(两个都是代词,翻译为“……的人。A.以:介词,因为;介词,把。C.乃:副词,表判断;副词,于是,就。D.其: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里)

3.(谒者)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

4.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5.通过这些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个喜欢报喜不报忧、面临强敌惊慌失措昏庸无能的糊涂君王。

 

2.【答案为】

1.用箕畚 ,聪明 „„感动 到、及

2.D

3.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4.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甲文以神话结尾,而乙文以议论结尾

 

 

3.【答案为】

1.(1)使……痛苦(2)通,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

2.D 

3.(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4.(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1、(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为人所信服 (3)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4)贤明(贤德)的人;(5)浅(少);(6)满一年

2、(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尽了。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5.参考答案:

(1)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也是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根据句意“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可以断句为“盗杀寺奴/取财去”。

(2)(1)刚好、恰好 (2)曾经 (3)全部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来说,要联系课内所学,联系句子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1)“适”译为“刚好、正好”;(2)这是一个多义词,此处为“曾经”的意思;(3)联系《桃花源记》“悉如外人”,可以解释为“全部、都”。

(3)(1)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

(2)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翻译。(1)中重点词语:疑(怀疑)、狱(案件)、得(捕获、抓住);(2)欲(准备)、劾(弹劾)、之(他,代指薛奎)。

(4)通过薛奎洗刷了赌博者的冤情,劝说转运使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丁夫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断案明察秋毫,不马虎了事,体察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官员。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先概括文中讲述了薛奎哪几件事,然后分别分析这几件事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最后组织答案,结合事件谈出自己对薛奎的认识即可。

[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伕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伕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伕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

 

 

6.【参考答案】

(1)B  

(2)C 

(3)箸:用筷子    具:详细    释:释放    反:通,返回 

(4)是谁为陛下谋划出这个计策的?陛下的大事要完了。

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

 

 

7.答案为:

1.D

2.B(弘农县令给犯人做棉衣是迫不得已,写信向光武帝汇报此事是为了告状)

3.使……闻;诚:果真,的确或实在;除:任命官职;讫:完毕。

4.(1)做错的我自己承认,仗义的不劳累你。(2)显宗感叹道:尚书的话多么清廉啊!于是改用库钱30万赐给钟离意。

 

 

8.【参考答案】

(1)B;

(2)A;

(3)C;

(4)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

(5)答案示例: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鹦鹉学舌(邯郸学步)

(6)答案示例:

二人都反对盲目崇古,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变化革新。叶燮提出源、流、正、变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出即发展,变革、创新,但也要沿袭、继承。袁枚也不完全否定学习古人的格律,但认为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如果袭古人之貌,拘古人之变,就会湮没性灵,扼杀个性,成为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的鹦鹉。

 

 

9.【参考答案】

(1)提出;挂在腰间;交换;以......为义。

(2)A

(3)B

(4)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呢?

(5)宋濂的为学之道: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不怕困难勤勉好学;要虚心求教。

柳宗元的为人之道: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10.【答案为】

1.

(1)辟:__,躲避__

(2)于:__介词,表比较,可译为__

(3)蹴:__用脚踢__

(4)已:__停止,放弃__

2.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__

3.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__

4.A:_比喻论证__正反对比论证__C:__对比论证__D:__舍生取义__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下载确认

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学校管理员续费,本次下载所需学贝将从您的个人账户扣除。

云校通试用期间每日仅可下载10份收费资料(今日还剩0份),本次下载学贝将从您个人账户扣除。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15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 充值下载
  • 扫码直接下载
  • 下载需要:0 学贝 账户剩余:0 学贝
    学贝可用于下载教习网 400万 精选资源,300万 精选试题,在线组卷
  • 想免费下载此资料?完善资料,立得50学贝
    微信扫码注册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注册可领 50 学贝

    手机号注册注册可领 50 学贝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当前资料价值0元

    下载需支付0学贝

    扫码邀请0名好友关注我们即可免费下载

    微信扫一扫,将图片发送给好友

    每邀请1人关注教习网即可获得5学贝,学贝秒到账,多邀多得无上限,在个人中心查看学贝明细

    • 注册有礼

      注册有礼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关注“教习网”公众号

      打开微信就能找资料

    •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
      客服

      QQ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8:30-20:30

      电话客服

      0755-2377405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返回顶部
    返回
    顶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职场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