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饮食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6-12 00:27:49
唐朝有位茶叶专家陆羽,著有一本《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的传说人物,为三皇五帝之一,鲁周公即周武王时的周公旦。
相传,大约上古时候,茶还不叫茶,有很多名称,到唐朝时候,才固定为“茶”。在我国茶叶的发展史上,有两种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为西南的少数民族,在茶叶的栽培发明方面创了首功。《史记》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时,西南巴蜀等少数民族部落,就把茶叶作为贡品献绐武王,可见那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早已种茶了。那末我国有茶叶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汉朝以后,茶叶逐渐传遍全国,成为我国人民普遍的饮料。
二是佛教徒在饮茶习惯的推广与名茶的培植方面,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唐朝时侯,由于佛教十分讲究饮茶,“到处煮饮”,民间“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佛教寺院还善于培植名茶,相传四川名茶蒙山茶、福建名茶乌龙茶、江苏名茶碧螺春、黄山名茶云雾茶,最初皆产自佛教寺院的茶山上,然后驰名于世。
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我国最早的一本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就把茶叶作为一种解毒治病的药物。到秦汉时候,茶除作药用外,又逐渐成为日常的饮料。但此时将茶饼捣成碎末放进茶壶后,还放上葱、姜和桔子等一起煮,用以款待宾客。
我国饮茶专门讲究茶叶本身固有的香气和滋味,是在宋朝以后。唐宋以后,出现了许多关于种茶、制茶、饮茶的专著,最有名的如唐朝陆羽的《茶经》,宋朝蔡襄的《茶录》,明朝屠隆的《茶笺》等等,对泡茶用的水、饮茶的器具、贮藏茶叶的器皿,都有讲究,重视泡出或煮出的茶具有“馥郁”、“高爽”、“醇和”等等色香风味。久而久之,饮茶成了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