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西医:
产生--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岀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初潮年龄多在13〜14岁,可早在11岁或迟至15岁。
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卵巢性激素的反馈作用。
中医:
产生--月经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协调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是女性生殖功能正常的反映。
调节--在月经周期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具有周期性的消长变化,形成胞宫定期藏泻的节律,并以每月一次的月经来潮为标志。
2.胎盘功能检测--尿中雌三醇的测定(尿E3):妊娠期间雌三醇主要由孕妇体内的胆固醇经胎儿肾上腺、肝以及胎盘共同合成。大于15mg/24小时尿为正常值,10-15mg/24小时尿为警戒值,小于10mg/24小时尿为危险值。于妊娠晚期多次测得E3值小于10mg/24小时尿,表示胎盘功能低下。
3.肾精亏损,精血不足可导致--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
4.孕后不时阴道少量下血--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或“胞漏”“漏胎”等。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或“胎气不安”。
5.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孕期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作。孕妇体重过高,或伴有羊水过多、巨大儿。
6.肾小球肾炎的表现--慢性肾炎多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但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难愈,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症状早期患者可有疲倦乏力、腰部酸痛、食欲不振等,多数患者有水肿,一般不严重,有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发病前1〜3周多有链球菌感染史,有发热、水肿、血尿等表现。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红细胞和管型,血压为一过性升高。青少年多见。
7.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主要症状水肿,纳差,乏力,肢节酸重,腰痛,甚至胸闷气喘、腹胀膨隆等。
8.婴儿的中药用量--成人量的1/3
9.幼儿的中药用量--成人量的1/2
解析:小儿中药用量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幼儿为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
10.肠外营养插管的并发症:
(1)肺与胸膜的损伤:插管后常规胸部X线检査,可及时发现处理。
(2)动脉与静脉损伤:锁骨下动脉损伤及锁骨下静脉撕裂伤可致穿刺局部岀血,应立即拔出导针或导管,局部加压5〜15分钟。
(3)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纵隔损伤:均应立即退出导针或导管。
(4)栓塞:导管栓子一般需在透视定位下由带金属圈的专用器械取岀。
(5)导管位置异常:应在透视下重新调整,如不能纠正,应予拔出。
(6)心脏并发症:应避免导管插入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