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期刊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CN刊号:
11-1200/G4
ISSN刊号:
1002-4417
办刊特色:
中国高等教育主张守正创新,秉持前沿性、思辨性、导向性;在及时准确宣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及新思路、新举措的同时,关切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理性求索,力求高品位、大视野、多维度、深层次展现高教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为作者搭建高等教育理论探索和交流的高端平台,让读者领略各方治教治校治学的智慧亮色。
办刊宗旨:
《中国高等教育》将高度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着力探讨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为高校确立先进办学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更加注重科学育人、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主要栏目:
《中国高等教育》辟有“卷首微言”、“高层传音”、“话题聚集”、“理性思考”、“实践探索”、“权威访谈”、“德育与党建”、“质量保障”、“教改新视野”、“行思探理”、“高职教育在线”、“放眼世界”等专栏。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时俱进, 在及时准确地宣传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的同时,力求深度报道各地、各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反映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全口径了解各个时期高教工作方针政策、理性探索及新思维、新经验的重要窗口。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 1996年(第二版), 2000年版, 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2014年版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关于投稿格式
(一)正文格式
1.文章题目
文章的标题应题文相呼,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附标题。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作者工作单位直接排在作者姓名之下。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 等,并在其下级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上相同的小写英文字母。
3.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摘要篇幅在200 字以内。
4.关键词
文章应标注中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 ~ 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
5.文章层次分明
文章层次要分明,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一级标题用“1”、二级标题用“1.1”、三级标题用“1.1.1”、四级标题用“(1)”表示;图、表的编号为“图1”、“表1”。表格应按照通用统计表格要求制作;文稿的公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3),正文引用公式序号时,要准确无误,用式(1)、式(2)的写法。
6.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应标识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第4版 ) 进行分类。文章一般标识 1 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 2 个或 3 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
7.基金项目
如文章获得基金资助,应标明基金项目。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8.注释
文中注释在相应位置的右上角标注数字,并在该页页脚处注释,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正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 ( 左顶格) 或“ [ 参考文献 ] ”( 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 [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 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