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2-17 17:50:54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绕口令的历史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相传黄帝所作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中,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基本成分——双声叠韵词。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现以前,绕口令已经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流传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西周以前,就已经有了绕口令的雏形。当时的民歌《周南•关雎》中,就有了“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的连绵字,有时还是几次出现,缠来绕去。
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声叠韵词。这些双声叠韵的关系,处理好了,又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音韵美。这使得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声韵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连成句子,成为绕口令。
民间流传的绕口令还保持和发扬了它的通俗浅显的特点,越来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来。清朝末年,意大利驻中国的官员韦大利搜集的《北京儿歌》(1896年出版,英汉对照本)中,就有绕口令《玲珑塔》。何德兰搜集的《孺子歌图》中,也有绕口《秃丫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儿童文学逐渐成为文艺大军的一个支队,这为绕口令的发展又开辟了一条道路。
新中国建立后,绕口令的思想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流传的绕口令《赔钵钵》:“你婆婆借给我婆婆一个钵钵,我婆婆打烂了你婆婆的钵钵。我婆婆买来一个钵钵,还给你婆婆。你婆婆说什么也不要我婆婆赔钵钵,我婆婆硬妻把买来的钵钵还给你婆婆。”这就反映了60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新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