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饮食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5-06 19:29:19
品茶,既非泛指一般为解渴而饮茶,也非指品评茶叶的优劣,而是特指那种比较高雅的、以品尝茶水的滋味而体会人生之味、社会之味而进行的饮茶活动。
品茶要讲究环境幽雅质朴
只有在幽雅的环境中,品茶人才能产生一种恬静的心境,才能进入忘记尘世苦恼、单纯体味茶之本质的境界。也就是说,缺乏“静”就无法品出茶之真滋味,好茶、劣茶当然也就无区别了。俗话说,“茶须静品,酒须热闹”,这正好说出了品茶与饮酒在环境气氛条件上的区别。
古人认为,茶之质在于“色香味”,其道在于“情操洁”。而要品茶之质,“静”是一个条件。“静”的头脑可以体会人生的真趣,也利于体味茶之品质。品茶的时候,如果有人争吵或者频繁往来,就会影响微妙境界的产生。
品茶要讲究“慢”与“少”
快则无法品出真正滋味。《红楼梦》写宝玉去栊翠庵品茶,一开始就吃了一大碗,难怪妙玉说他:“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碗,更成什么?”
意思是说,一下子就喝得那么多,算不得“品”,与饮牛饮驴没什么区别。明人许次纾的《茶疏》中也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若巨器屡巡,满中泻饮,待停少温,或求浓苦,何异农匠作劳,但需涓滴,何论晶赏,何知风味乎?”这说明量小方益于品味。这都是说晶茶不仅要慢,而且量要少。
品茶要讲究人少
古人认为“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就是强调人少才能品出“神”、“趣”、“味”。品茶时一二知已,方宜于得趣、得味、得神,方宜于产生特殊心境,方宜于进入真正领略人生真趣的境界。
与量小、人少相联系的是,品茶时茶具以小为赏。清代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描写了品茶的情景,其中也阐述了品茶的条件要求:“……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的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里就指出了小、少、慢的品茶特点。
总之,品茶是一种高雅活动,讲求“静”、“寂”、“小”、“少”、“慢”,不同于在大街上为了解渴而喝一碗大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