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常春藤在中国大陆的录取率不到5%。近年来藤校整体录取率一直走低。中国学生挤进美国常青藤的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呢?《经济学人》早先有一篇文章,指出去年约有4万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这数据包含所有在美国读高中,国内国际学习,体制内学校,拿中国境内护照的总人数。其中,只有200人进了常青藤(录取率0.5%)。
精心的包装,却成了致命的硬伤
中国家长碰到美国招生官,抓着人家就问,“我们家孩子考多少分能上哈佛?”他们的回答也如出一辙,“分数,其实并不重要。”听完这句话,有的家长直接就木讷了,也有的家长给予善意的微笑,心里想,“老外说话真不实在。”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是中美思维差异做得怪。美国人说话偏学术范儿,中国家长觉得不实在,大伙儿爱听落地的讲法,第一,说出概念,第二,给出数据,第三,拿案例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招生官纷纷感慨,他们说得话总被中国家长曲解:
“ 美国学校最好的教育理念遇到了中国的“最佳“实践。
申请时,往往我们精心做的包装,却成了孩子的硬伤。
在我看来,不理解赴美留学意义,没摸到招生官心理的人,全算输。”
藤校是强者间的博弈,强者恒强
各个藤校教育价值观说法不同,都可以归结为这三类概念。学术能力占50%~70%,并不意味着思维模式及自我认知占的10%~20%不重要,或者干脆放弃不做。我们默认为,最后的思维方式及自我认知是在前两者有能力做成后发生的事件。
这也就解释了,哈佛大学招生官说:“分数,其实并不重要”的原因。大部分申请哈佛的人标化水平都不会低,招生官根本不用考虑第一步学术能力的问题。
提升学术能力/IQ (占比50%~70%)
中国家长理解的学术能力,最常见的误区是,第一,家长完全不知道孩子的学术能力。简单测试一下,请您三秒钟内告诉我,您孩子的学术兴趣是什么?倒计时,3,2,1。我相信很多家长是说不出来的。
第二,不仅是家长,有时候孩子都不知道学术兴趣是何物?同样的问题,遇到过两个有意思的回答。一个女孩告诉我,我的学术兴趣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各位,这是学科,这不是学术兴趣。学术兴趣是指,在学校和家长约束之外,孩子愿意无限制花时间钻研的事情。
另一个男孩回答我,“我的学术兴趣是打游戏。”的确有孩子因为打游戏,打到了美国TOP20内伯克利大学,他打游戏打到觉得游戏太慢了,自己拿程序写了一个游戏,架了一个服务器,这叫打游戏打出水平了。
我常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今天你的功课都做完了,空出了一个小时,你更愿意做什么?“ 本质上我在寻找孩子的学术兴趣,不幸的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回答我“睡觉”。
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大学前两年一般是通识教育,让学生尝试各种领域。学生可以自发的探索自己的学术兴趣,再去不断去深挖,激发出自身的能量并且可持续发展,最终在学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这是赴美留学的好处之一。
培养领导力及影响力/EQ (占比20%~30%)
领导能力在中国最常见的两个问题。问题一,扎堆现象,即为申请做得活动都像是标准化流水线做出来的。模联,植树,敬老院,支教,北极科考、非洲保护野生动物。估计九成的家长读完都会“中招“的感觉。
可做得活动就这些,如何能做出差异化?拿模联来讲,大多数孩子只是参与了一下,有一个小小的经历。这些人写得东西被招生官认为“平淡无奇”,即审阅完文书后,感觉无特别之处或无任何情感波动。但有的孩子,去打了模联还拿了世界的奖项,影响力一下就出来了。这就是参与同样的活动,不同人体现不同能力的奥秘之处。
问题二,家长包办。一位申请威尔斯利的学生家长,算是商界小有名气的老板,让女儿去山区支教,除了自己家姑娘,周围同学都是黄头发蓝眼睛的女孩。一看就是经过中国爸爸筛选过的同学,一路随行的跟着摄影师,摄像师。
招生官说,他们在招生办经常看到这样的照片,他们也常常问自己,到底是录取的孩子还是他的爸爸。
支教这件事,在每季的招生中,类似话题的文书数不胜数。有人却能做得不一样,表现了自我认知,社会感知,将自己置身环境之外,理性分析环境的能力,虽然这并不是一篇措辞精美的文书,但招生官在意的并不是措辞,而是文书中表露的情感。这才是有深度的东西。
大多时候,学校在乎的并不是活动的主题,而是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思考方式。简而言之,活动和规格并不重要,挖掘做活动中的价值以及做事情的影响力才是关键。
培养思维模式/ID (占比10%~20%)
中国式培养思维的问题,是填鸭式教育导致缺乏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填鸭式教育不好,其实很多教育研究者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是领先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学生到了美国初高中,总是能拿第一名,数学题做的超级快,被美国学生誉为天才这样的例子。但有意思的是,到了大学和研究生博士阶段,越往上走,发现中国学生原来的优势没有了,尤其是在探究问题的时候。
仔细分析,中国学生原先的优势在于既有的知识,或者提前学习。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孩子缺少深入的阅读分析和思考。也许是大环境的原因,也许是迫于竞争的压力,我们的学习过程是以学习的结果为导向,我们的思考是为了得到确定的答案。
我们在一开始,就没有去想为什么,去讨论,去批判,直到那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凭借着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钻研和思考超越了我们,我们才发现我们掌握的是知识,而不是真正的能力。
大多数人的申请,是以终为始。科学的实现路径也要按照终极目标的时间倒推及目标的难度做切分。而学生赴美申请的三大门槛:首当其冲需迈过学校,标化,GPA这一门槛,这是硬实力的表现。具体硬实力后,课外活动和文书软实力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软硬实力相互促进。
(1)学校/GPA
坦率的讲,高中就读学校在申请中占一定地位,招生官历年在国内录取了一定比例的学生,对国内学校有一定认知的。因此,争取进入T1梯队学校。当然,学生在学校里拿一个不错的GPA,也更会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2)标化成绩
谈及出国,中国家长第一想到的是标化。孩子就读于好的高中,GPA成绩不错,又能考出漂亮的标化成绩,招生官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具有超强学术能力的孩子。
(3)课外活动
美国夏校竞争日益激烈,在学校、GPA、标化考试上,招生官很难区分学生的差异,这时候,就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在众多活动资源当中,活动的选择一定要以“质”为核心,那么,课外活动的“质”又要如何体现呢?
01 招生官希望看到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招生官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专注并持之以恒付出自己的时间及精力的学生。展现你的Passion或强烈的动机。
02 招生官看厌了刷存在感的学生
招生官不仅仅希望你只是参加过某个比赛,而是需要知道你是否在比赛中获得什么级别的名次。
03 招生官希望看到申请者的“领导力”
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普林斯顿,你都能从官网的What We Look For中快速识别学校关于”Leadership”的期待。很多家长学生都把Leadership狭窄地理解为领导头衔,其实,它更多的是指在一个团队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为团队做出了贡献。此外,它还体现在你让自己的活动具有了更大的积极的影响力。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忍受小别离的苦楚,也要把孩子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高中,究竟去美国读高中有哪些在国内读高中无法比拟的优势呢?
1、美国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接轨
大学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延续,大学教育虽属于培养高级人才的阶段,但美国的高等教育仍十分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并且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不是将学生的教育局限在某些特定的学科里。
纵观美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看出重视基础教育、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特色,文理兼融、跨学科发展使学生的才智得到最大量的发挥,这样的教育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2、更高比例升入美国常青藤名校
像美国常春藤这样的名校录取学生有多种考量。比如说要准备SAT考试,要突出综合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学术能力等)这里我们仅谈一下学业成绩(GPA)对学生能否进入名牌的影响。
通常一个优秀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要选修8门左右的大学预修课,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业成绩上有竞争优势,绝大部分进入常春藤盟校的学生学业平均成绩都在4.2分至4.5分之间。而美国高中教育阶段恰恰给优秀的学生创造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在美国的高中,所有学生要选的课基本上一样的,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异在于选课的难度。
3、领先起跑,成功快人一步
可以使孩子更快融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孩子越小,模仿语言的能力就越强。经过两三年的高中教育,孩子的英文程度一般可以达到国内英文系毕业生的水平,实际运用的能力还会更强。
目前家长普遍会说很多种汉语,对股东、对领导、对同事、对客户、对家长,汉语表达多种多样;但大学后留学美国并留在美国工作、生活的同样年纪同学,大多数人应对不同社会角色都只会说一种英语,这往往是所谓形成玻璃天花板的一部分因素,当然还有用英语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与当地同龄人的差距。如果希望孩子今后能够把英语作为母语,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排孩子在20岁前在英语国家有过生活经历。
另外美国高中设置的ESL课程是由高中直接安排的,设计完善的ESL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
参加SAT考试更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参加AP,IB等众多进入名校必须先修读的预修课程。此外,申请大学的时候获得美国高中老师的推荐信,进一步提高名校录取率。
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高中阶段会结识很多长期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影响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你的同学,你的寄宿家庭,还是学校提供的各种社区活动,跨国交流项目,国际体育竞赛,艺术表演等,都为我们提供无限的机会 。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美国的高中教育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均衡性、多样性及基础性。美国全国已普及了12年的义务教育,高中毕业生只要有意愿,基本上都可以上大学。法律规定,家长有责任使自己的子女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
因此,美国高中学生升大学的压力不是很大,但在进入名牌大学上竞争却是十分激烈。 在普及教育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并为学子进入名校奠定基础。
4、学习过程中更公平的待遇
美国高中学习测评安排比较合理,相对而言具有公平性质,测评包括平时作业(经常会占到20-40%)、课堂小测验 quiz(通常占10-20%)、课堂考试 Test(通常占10-20%)、期中期末考试 Mid term&Final Exam(通常占15-25%)、特别项目 Project(通常会占到10-25%)、参与 Participation(通常会占5-20%)和学习努力程度 Effort(通常有5-10%)几个大方面。
平时作业
每一次作业都有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可以理解为权重,比较重要的作业可能一次满分就100分,有的作业是10分,有的18分,等等。学生在每次作业里得到的分数相加,除以所有作业的最高可能得分,乘以100,就是作业的平均成绩。
学生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特别是满分比较高的那些“大”作业,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平时的作业成绩一定会影响到最终的总成绩。
课堂小测验
老师们往往会在课上给学生们做一些小测验,有时是不提前通知的临时性小测验(popquiz),特别在老师们看到大家不集中注意力或觉得学生没有每天花足够时间学习的时候。
这些小测验的分数也和作业一样,需要累积起来,最后得到小测验的平均成绩。
课堂考试
这些一般都是会提前通知学生准备,比如一章学习结束后,老师会给一个章节考试。
期中期末考试
期中考试要考从开学到期中所有学的内容,期末考试一般是考一个学期所学的内容,通常在期末考试之前,老师会带领学生们复习一遍,有的老师甚至给出重点。
学生们要认真准备期中和期末考试。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在总成绩里占的比重没有那么大。
特别项目
这些特别项目一般来说也和作业差不多,但是有时候会是集体作业,即需要几个人一起完成的作业,每个人都在项目中有所贡献,齐心协力,一个小组的同学都会拿到同样的分数;有时候是外出参观回来写的心得笔记;有时候是一个实验报告;有时候是一个研究论文。
参与
美国老师非常看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们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主动问问题,参与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和老师互动,都是老师们希望学生们做到的。
学习努力程度
老师会看得到学生们是否为学习新知识付出了努力,对于勤奋努力的学生,这个分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等于送的一样,但是如果老师看到你应付作业、不好好记笔记、粗心大意的对待作业和考试,就会认为你没有付出努力,不会给你这个分数。
学生在上面几个方面的平均分数,乘以权重(即括号里的百分数),再相加,就得到一学期的综合成绩。
在美国高中,能给你足够公平的分数待遇,这才是吸引众多学子奔赴美国留学的原因所在。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时,我们希望出国留学之路能成为学生人生的探索之旅,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天之所赋,悦纳人世之美好,成为最好的自己。
申高过程也是每位学生在申请中重新认识自己、定义自己、诠释自己的过程,最终破茧成蝶。
面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实真诚、平等尊敬是最基本的原则,无论内向外向,无论考虑深浅,享受沟通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在申高学生与面试官之间亦是如此,让面试成为一场愉悦的深度沟通。
那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1、你有什么爱好和感兴趣的事情?
回答要点:学校喜欢有激情的学生。他们想知道你在哪项活动中投入了精力并且花了多长时间,比如运动、才艺、阅读、领导(组织开展)一个学校协会、报纸或者科学实验,甚至是某项电子竞技活动,木匠制作,只要你投入了激情与时间, 充分享受这个过程, 并在这个领域得到你所期待的精神体验,达到你所期待的该领域成就,这些都是有吸引力的答案。
无论谈什么,最好让招生官感受到你所表达出的激情。
2、你最喜欢哪本书?Why?
回答要点:有时候,面试官问这个问题,是想知道申请人是为乐趣读书,还是仅仅为学校读书。因此,各位学生应该提及自己喜欢读的一些书并且详尽描述它,详尽讨论角色发展或者主题,甚至是书中的某个情节,但最重要的是,要说说这本书对自己的意义。同时,讨论作者的创作灵感和书籍出版对当时社会的意义,那就更完美了。
3、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回答要点:几乎每个学校都很关心为什么申请人选择自己的学校,对于这个问题,学校想听的其实是申请人觉得学校的哪些方面是最适合自己的。因为对于美国学校来讲,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是那些认为自己适合学校的学生,才是他们想要招的学生。
避免跟学校说“我选择你们学校是因为你们学校排名很好,SAT平均分很高……”这些话只会让学校觉得你是一个比较普通随大流也没有太多自己想法和主见的人。
要说,我选择你们学校是因为我喜欢什么样的氛围,而你们学校正好可以提供给我这样的环境,而且要举出例子。比如有学生觉得自己比较喜欢在学术上有更高的挑战,而他面试的学校AP课程很多,正好可以满足他挑战难度更高的课程这一点。又比如一个学生很喜欢篮球,而他面试的学校的篮球队非常强, 经常在联赛中蝉联冠军,他很期待加入这个篮球队,并得到自己的胜利,这也可以是他选择这个学校的另一个原因。
而且因为这个原因跟自身的兴趣相结合,所以这样的理由很真实,也让面试官记住了这个学生的特点。甚至有学生在学校里面是合唱团的一员,她选择的一个学校除了学术方面她很喜欢之外,还因为学校有一个很好的唱诗班。这些都是很好的理由,因为这些证明了学生选择这个学校是经过了自己的了解的,也是适合自己的决定。
4、你该向面试官提什么问题?
回答要点:选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并且能够通过问题去展示自己的优势。比如你喜欢游泳,如果学校又有游泳球队的话,可以询问如何加入,日常的训练计划等;有的学校还会特别安排相关教练老师和学生进行对接;问的问题最好不要太空,太大,要具体的问题,易于让人回答。
5、问你申请哪些学校?如何回答?
回答要点:介绍二至三所跟他们学校氛围相近的学校,或者二至三所有你所喜欢的项目或活动的其他学校,无须回避,但也无须全部说出来。表白自己的喜欢最好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说,发现学校里的学生和自己很搭调;某个俱乐部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发现老师很用心、友好等等。
6、问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
回答要点:这很正常,没人是全才。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做真实的回答,比如说不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回去跟进一下。切忌不懂装懂,漫无目的,文不对题的夸夸其谈。或者稍微跳过话题,回到熟悉的话题,引向自己的特长和学校的契合点,扬长避短,不能夸大。